在教育创新浪潮中,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8日我校化学组开展了以“双新”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区教研员姚艳烨老师莅临指导,嘉定区三年以内青年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我校邓扬华老师围绕“原子能否再分”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堂公开课。邓老师通过最小电影《男孩和原子》引入,成功激发起学生对原子内部结构探索的欲望。在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阶段,邓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详细相关资料,使得学生在阅读资料过程中,犹如穿越时空,以科学家的视角,自主总结出各种原子结构模型,学生通过这一过程深刻体会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随后,进入到学生活动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搭建近代原子结构模型以及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使得原子内部神秘的空间架构直观地展现于学生的指尖,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学生体会到了想象、推理、假说、模型在认识物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后的交流环节,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任务单的设计以及课堂的展示给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给出了一些诚挚的建议和宝贵意见。
震川中学丁琴花老师做了主题为《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中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实践策略—以“桑叶豆腐制作”为例》的论文分享,在分享中丁老师首先一针见血地提出了现在项目化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而详细地分享了她的有关思考和做法,这对年轻教师而言,犹如拨云见日,必将给年轻教师在日后项目化学习中打开新的思路。
最后,区教研员姚艳烨老师做了极具指导意义的总结发言,指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都是三年以内的年轻老师,正处于个人课堂风格与教学水平摸索与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如同高楼大厦的奠基阶段,对青年教师未来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激发了教师们投身课堂教学转型的热情,未来老师们将围绕“双新”砥砺前行,在教育征程中不断探索,为学生的成长铺就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