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教研领导力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2025年3月,初中数学教研员曹君与王超老师深入学校,围绕“数学活动设计与思维进阶”这一核心要点,积极探寻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开展了以“课堂诊断—教研深耕—区域辐射”为路径的系列化深度教研,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全新活力与动力。
01
深入课堂:精准把脉寻症结
3月6日,嘉定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曹君、王超老师走进嘉一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课堂,全程观摩赵燕萍老师执教的《21.3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这堂课在代数方程知识体系中起着“桥梁”与“深化”的双重作用,既连接分式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体现知识的逻辑关联,又通过转化思想的应用,提升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为构建完整的代数方程认知体系奠定关键基础。
教研员点评
课后,两位教研员深入浅出地给出了指导意见。曹君老师着重强调“分式方程整式化”的通法提炼,这一方法有助于系统构建代数方程的知识框架,理解方程变形的数学本质,实现从“形式变形”到“本质等价”的跨越。王超老师则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创新性地提出“课前补偿+分层任务单”的教学策略。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不同的困难,该策略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同时,两位教研员一致指出,课堂活动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从“问题化”走向“活动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过程,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02
深耕教研:协同攻坚破难题
课堂观察结束后,曹君和王超老师深入嘉一实验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与教师们展开深度交流。依据课堂实际状况,围绕数学活动的设计与优化开展研讨。
在教研活动中,两位教研员强调,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设计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后,教研员们从具体实例出发,分享了诸多实用的活动设计通用策略。在教研员的引领下,“活动设计”成为该校数学教研组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后续教研工作将围绕这一主题持续推进,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数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体系。本次深度交流为学校的教学与教研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激发了教师们探索教学创新的热情。
03
区域辐射:经验转化促均衡
3月25日,“导向素养发展的典型教学场景探索”嘉定区初中数学八年级教研活动在嘉一实验初中成功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代数方程》单元的复习课,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嘉一实验初中庞文静
嘉一实验初级中学庞文静老师巧妙以“问题链”作为课堂主线。精心构思的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搭建起代数方程的知识网络。在课堂上,庞老师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别具匠心的“错题诊断”环节,帮助学生精准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薄弱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代数方程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民学校金婉
苏民学校金婉老师另辟蹊径,引入游戏化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采用问题驱动模式,紧紧围绕 “不同的代数方程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些方程的解法是否有共性问题” 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研员点评
教研员王超老师梳理并阐释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结合实际课堂效果深入剖析其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依据学情灵活调整问题方式与内容,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嘉一实验初级中学数学组针对真实教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改进方案。此次深度教研系列活动,不仅为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也在区域内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通过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带动了区域内其他学校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展现了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探索的教学理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