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科研 > 正文
探AI赋能教育路径,明教师育人核心职责 |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为中科·嘉一教育集团教师作专题讲座
来源:嘉一实初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2025年8 月26 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为中科・嘉一教育集团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聚焦时代前沿的专题讲座 ——《AI 时代教学变革与教师的使命》。讲座中,陈玉琨教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浪潮下教学模式的变革方向,引导教师们清晰认知自身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担当。

讲座伊始,陈玉琨教授以《流浪地球・乡村教师》中 “记忆遗传与知识传递” 片段为引,指出AI 技术正重塑人类文明发展与知识传承的方式,并解读了2025 年7 月30 日ChatGPT 推出的 “学习模式”,其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应等四大功能,为教育提供引导式学习新范式。

在 “AI赋能教育实践” 环节,陈教授梳理AI 在教育场景的六大核心应用,包括生成教学计划、定制个性化教学内容等,并以AlphaGo、AlphaFold 案例佐证AI 价值。此外,陈教授以数学学科为例,展示AI 通过 “翻转课堂”模式赋能教学全流程。

针对 “AI时代教师使命” 这一核心议题,陈教授提出 “把教书交给机器,把育人留给老师”的核心观点,明确教师需承担四大角色:学生认知发展的引领者、身心发展的守护者、伙伴的同行者以及教育事业的探究者,清晰界定教师核心职责。

讲座最后,陈玉琨教授强调新时代教师需践行 “三心二意”—— 以责任心、同理心、好奇心为素养,既紧跟AI趋势,又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为教师发展指明方向。

整场讲座内容详实、案例鲜活。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在后续教学中积极探索AI 与教学的融合路径,以“AI + 教师”双轮驱动模式,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为集团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教师感悟

今天上午聆听了陈玉琨专家的讲座,感触良多。他指出,语言是AI时代教育变革与教师使命实现的核心基础,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师在新时代的责任更加重大。大语言模型不仅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也正在重塑我们的教学方式。从生成教学方案到个性化学习路径,AI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教育的根本仍是“人”,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辨力、表达力和价值观。语文教学承载着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化的传递,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与AI协同,保持独立思考与人文关怀。作为青年教师,我既感到压力,也充满信心。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探索AI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既借助智能工具提升效率,又坚守教育初心,守护学生心灵的成长与语言的生命力。

——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 李世玉

今日上午有幸聆听陈玉琨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陈教授对教育前沿问题的深刻洞察令人深思,他不仅系统剖析了当前教育生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出教育应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育。陈教授的理念高屋建瓴,却又紧密贴合教学实际,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此次讲座如同一场思想盛宴,激发了我对育人本质的深层思考,坚定了我投身教育改革的信念与决心。

——上海市嘉定区嘉一实验初级中学  黄雯逸

聆听陈玉琨教授《AI时代的教学变革与教师的使命》讲座,我对“AI教学生,老师育人”这一观点印象深刻。AI可以承担知识传授和学习辅助的工作,但真正关乎价值观塑造、人格养成和情感关怀的“育人”工作仍需教师来完成。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善用AI工具,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AI带来的是契机而非威胁,它促使我们从“传授知识”转向“引领成长”。未来教育必然是“AI+教师”的双轮驱动——AI承担“教”的职能,而教师承担“育”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嘉一实验高级中学 刘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