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重品质,嘉懿学子创未来——2023年嘉一实验初中校园开放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嘉一实验初级中学秉承“为每一位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的课程理念,力争课程的多元、丰富、动态、生长。通过学校课程建设,着力唤醒学生的自我突破、自我实现的意识,培育有人文情怀、合作精神、创新素养、突破自我的“合作-创新型”人才,让每一位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学习经历中葆有自信、释放潜能,得以自由、灵动的生长。

1680914852648475.jpg

德育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全员导师制度

我校设立“2+3+X”全员导师制,完善“家长导师”制、探索“项目导师”制、设置“嘉懿导师”评比制等

1680914891521342.png

学生自主管理学院

我校致力于完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

1680914947711120.png

共建家校共育体系

我校将开设“家长学校系列课程”、“网络倡议平台”等数字化平台,成立“家长导师团”,搭建初高中一体化生涯教育体系,引导家庭主动构建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1680914990478665.jpg

国防教育

我校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加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坚强毅力的关键一环,是帮助同学建立国防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与个人素质的必修课程。

1680915018600245.jpg

智育

课程类型上,嘉懿育人课程系统整合必修课程以及以“嘉懿”为特色的选修课程,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延伸课程多样化开发、研究性学习个性化设计。

基础性必修课程

我校不断探索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以课程标准为指引搭建学科素养框架,建构“高效学习型、互动生成型、活力成长型”型成长课堂教学范式,提炼出各学科的素养培育目标,形成年级、单元、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变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强化活动、作业、评价、资源设计,达成促进学生学习增值的愿景目标。

 例如语文学科组高和妍老师积极探索新课程变革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注重教学评工具开发,以单元教学设计为抓手,对《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定位,着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


1680915055229142.jpg

校本课程

以“育人课程”“学习课堂”实践研究为抓手,开辟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途径,让学生在建构学科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培养链接世界的能力。

1680915217897249.jpg

1680915217861352.jpg

嘉懿游学课程

我校每周五开设嘉懿游学课程,将高中的科技创新课程、人文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下延至初中,学生可自愿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参与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680915234207111.jpg

1680915234943369.jpg

1680915234730820.jpg

1680915235212613.png

体育

体育与健身基础课程

体育与健身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田径、体操、篮球、足球等必修运动。

1680915255703917.jpg

1680915255713872.jpg

多元体育课程

此外,我校开设足球啦啦操、击剑、攀岩等拓展课程供嘉懿学子自由选择。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开设武术特色课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课程相结合,共同促进嘉懿学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1680915269883009.jpg

1680915269867684.jpg

1680915270133266.png

1680915269869702.jpg

美育

在开展艺术基础型课程之余,我校举办各类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各类艺术比赛增进美育教育。首届“小荷才露尖尖角”才艺展演在嘉定一中闻韶厅举行,为嘉懿学子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提高艺术修养。“一二·九”运动主题歌会在传承英烈精神的同时,更是展现了嘉懿学子的精神风貌。

跨学科美育课程

在跨学科美育课程中,学生通过鉴赏传统书画佳作,学习中国文化哲思,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养成民族审美意识,掌握绘画、书法技巧,并结合《诗经》文学魅力,最终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 的境界。我校坚持以美育人,确立“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审美创造”,以内容为导向的“诗书画结合”,以文学艺术为导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跨学科美育课程。

1680915296804315.jpg

1680915296883135.jpg

文化活动

同时围绕学生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调整,充实限定拓展、自主拓展、特色拓展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实施的形式与方法的研究,凸显学校课程特色。

1680915310437424.jpg

1680915310205947.jpg

1680915310643989.jpg

1680915310899719.jpg

劳动教育

日常生活劳动是培养劳动习惯的有效方法,也是最体现劳动能力的形式。班集体劳动活动,即班级扫洒劳动(包含校内保洁区)。实行“每日三扫,每周一大扫”,制定班级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任务单,以班级自主管理为主要途径,年级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对班级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我校定期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营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活动后,学生写下劳动感受、记录美丽瞬间,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养成主动坚持劳动的好习惯。

1680915320913527.jpg

16809153207961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