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我校面向全体班主任及导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实务培训,本次培训由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员江振岚主讲。江老师从“如何理解家校共育”和“如何推进家校共育”两个维度,给予班主任们“为何做”和“如何做”启发与指导。
江老师从“家”和“校”两个概念展开,讲述了如何在家校体系中,寻求合作与平衡的方法,阐明了家校共育的目的,帮助班主任们厘清了在认知上容易存在的误区。江老师同时为各位老师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几个要点,强调了学校与家庭教育协同的重要性。
江老师阐述了推进家校共育的常见路径,她强调,不论是通过哪种路径实现家校共育,一定要关注和围绕孩子本身的发展,注重与家长的沟通,重视家长的反馈。针对需求,江老师着重就“如何家访”与各年级班主任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她特别强调,家访的目的一定要落实到育人价值上。
通过此次培训,各位班主任对“家校(班)共育”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知,也对“如何家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班主任感悟节选
家校共育是我们每个老师都需要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其中家访是推进家校共育的路径之一。家访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教师是家访的主导者,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一个六年级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家访内容。家庭与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展翅飞翔。
——金佳淇
通过此次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家校沟通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沟通机制,增进了解和信任;2.把握沟通技巧,包括对家长要有同理心,善于倾听和反馈,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等;3.注意家校(班)共育的边界点。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对家长不应该是教育的心理,而是建议的心理,不应该强制要求家长做出改变,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在孩子身上。
——孙鑫
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和导师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