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科·嘉一教育集团组织了一场科学探索之旅,带领着一群满怀激情、对科学与生物世界充满好奇的初中学子,走进中国科学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此次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不仅生动展现了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更如同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无尽向往的大门,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火焰。
科普讲座
首先,蛋白质设施秦文明主任从蛋白质的由来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带领孩子们了解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承担者的核心作用。同时他向学生们介绍了蛋白质设施九大技术系统,正是各种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才使得蛋白质设施这个大机器能够和谐运转,从而阐释研究生命科学的过程。
讲座过后,秦文明主任耐心地驻足于讲台上,逐一回应了学生们的疑问,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够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带领更多的孩子走上科研道路。
设施参观
紧接着,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参观中国科学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深入了解大型自动化蛋白质制备系统、900兆核磁为主的兼顾液态和固体样品的蛋白质核磁共振分析系统、300kV电镜为主的集成化电镜分析系统、聚焦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研究的质谱分析系统、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等组成的复合激光显微镜系统等。
科普集市
最后,学生们来到科普集市。在科普集市中,科普志愿者们准备了八个互动站,分别有显微镜观察、3D眼镜、液氮花、球棍模性-认识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填色书、铁钉杂技、动植物细胞模型及漆扇制作。学生们可以亲手搭建分子模型,亲自制作3D眼镜来观察动物,还可以在生物大分子图版上发挥创意绘色。此外,在“液氮花”摊位,体验鲜花让液氮沸腾,液氮的低温让鲜花结冰变脆,像玻璃一样易碎,小朋友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座通往科学殿堂的桥梁,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火种。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怀揣着科学梦想的初中学子,定会将今日所见所学,转化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继续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璀璨星光。
学生收获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步入这座现代化的科研殿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各种精密仪器,各种科研设备让我目不暇接,内心满是震撼与好奇。核磁共振仪发出规律的嗡鸣,如同科幻世界的钥匙,为我打开微观宇宙的大门。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系统地了解了各类科研设备的功能。这些设备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帮助科学家们解开生命科学的奥秘。我惊叹于科技的力量,也对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毅力肃然起敬。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些立体的蛋白质模型,它们形态各异,每一个独特的结构都承载着生命活动的关键。我了解到正是这些精妙的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特殊功能。我仿佛看到了微观世界里,蛋白质们忙碌地运转,维持着生命的运转。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科学的魅力在于它既复杂又精妙,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可能改变人类的未来。这次参观让我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为国家的科学研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中学
七(2)班 向思睿
2025年5月17日上午,我随学校大巴抵达位于上海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这座中心堪称未来生物科技的前沿阵地,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蛋白质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让我深刻领悟到科技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影响。
刚下车,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在我心中激荡,眼前一幢幢呈“S”形的高楼巍然屹立。步入其中,科技化的设计扑面而来。
我紧随带队老师的步伐,进入宽敞的大厅,聆听了秦文明教授的精彩讲座。秦文明教授的言辞娓娓动听,犹如为迷途的孩子指引方向,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他剖析问题时精准犀利,宛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医者,见解独到而深刻。随后,我们参观了多个实验室,接触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知识。最后,我们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小活动,深切体会到了科学那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尽管参观活动十分短暂,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次参观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我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海市民办嘉宜初级中学
六(6)班 罗子晴
本次活动,我们来到了拥有目前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所,聆听讲座、参观场所,沉浸式体验蛋白质科学的魅力。
活动开场,科研人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视频动画,从基础概念到功能特性,再到对生物发展的意义,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揭开了它遥不可及的神秘面纱。
实验室参观环节充满巧思,我们跟随着科研人员,来到功能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区,专业老师向我们演示了蛋白纯化的流程,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平日里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在身边的蛋白质的变化过程。
除此之外,实验员还现场为我们演示了许多实验的操作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解各类仪器设备的不同用途与实验原理,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科研日常。
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从科学知识到科学地实际应用,实验员都认真详细地为我们解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
八(3)班 张耀丹
正午的钟声响起时,我摩挲着亲手制作的眼镜,回望这场科学与人文交织的盛宴。报告厅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如宇宙星图般璀璨;显微镜下,生命的战场在微观尺度惊心动魄;市集摊位前,孩童们拼接模型时的欢笑声与科研者的讲解声共鸣……这一切都在诠释着“启未来新程”的深意:科学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人类对生命本质永不停歇的追问。那些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市集上的创意火花、研究者眼中的热忱,共同构筑起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离园时,我再次凝视那句口号,心底泛起涟漪: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解码者,在蛋白质的星辰大海中,以好奇为舟,以求索为桨,终将驶向未被照亮的新航程。
——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
六(2)班 李羽墨
今天我们来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启了一段充满新知的旅程。上午十点的科普讲座让我知道,原来蛋白质不仅是食物营养,更是构成生命的"基础零件"。科学家老师用动画展示了蛋白质如何帮助身体长高、对抗病毒,蛋白质家族十分庞大,成员数以万计,是生命体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冷压电镜实验室,我们见到了银色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精密仪器能拍摄出比头发丝细百万倍的蛋白质结构。虽然很多专业术语听不懂,但当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彩色三维模型时,还是被科技的力量震撼到了。最有趣的是科普集市体验。我们用磁吸模块拼出螺旋状的蛋白质模型,在显微镜下观察像雪花般的晶体。通过盖章打卡的方式,我们完成了科学小任务,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科学的向往。这次参观让我明白,科学并不遥远。那些看似复杂的实验室设备,那些书本上的生物知识,其实都在为改善人类健康默默工作。期待未来能了解更多生命的奥秘。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中学
六(6)班 杨天乐
5月17日的晨风裹挟着花香,我们列队踏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秦教授的科普讲座让我对生命的微观世界有了全新的认知。讲座伊始,他通过生动的动画和精彩的讲解展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DNA上的基因信息被“转录”成mRNA,再由核糖体这台“分子打印机”将氨基酸按顺序连接,最终“翻译”成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当他告诉我们人体内存在超过10万种蛋白质时,我和同学们都惊呆了——这些微小的分子竟支撑着人体的一切活动,从肌肉收缩到免疫防御,堪称生命的“万能工匠”。
秦教授特别提到蛋白质的“双刃剑”特性。很多病毒就是依靠表面的蛋白质入侵人体细胞。科学家正是通过解析这种蛋白的结构,才研发出疫苗。互动环节中,秦教授解答了我关于蛋白质过敏的疑问,告诉我那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识别某些蛋白质导致了一系列反应,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蛋白质不仅关乎健康,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后的实验室参观中,我们见到了能称量超轻物质的电子天平,观察生物的活体显微镜,还有讲座中秦教授提到的冷冻电镜。科普集市上,同学们尝试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用球棍模型研究分子结构等精彩的活动。临别时,我握着手中的3D眼镜,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这些微小而伟大的分子,正等待我们用科学的力量,解开更多生命的谜题。
——上海市嘉定区嘉一实验初级中学
六(3)班 王君昊